我的眼睛开了
介绍
从前,我就好像瞎眼一般。我肯定多次听到过耶稣为世人的罪而死这个信息,但我看不见,因为我属灵的眼睛是瞎的。但当我明白了十字架后,我的双眼就开了。
我注意到,当我试图告诉他人“基督被钉十字架”这个真理时,人们的反应各异。有时,非常聪明的人却不明白(参看哥林多前书1:23-25)。而某些很平凡的人却能深刻理解十字架的意义,包括小孩子。对那些认识到耶稣之死具有伟大意义的人来说,十字架具有改变生命的大能:“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1:18)
在今天的新约经文里,在耶稣解释自己的死之后,马可记录了一个故事,即耶稣使瞎子巴底买复明(马可福音10:46-52)。巴底买对耶稣说:“我要能看见”(51节)。耶稣回答说:“你去吧!你的信救(医治)了你。”巴底买立即看见了,就在路上跟随耶稣(52节)。此处所用的“医治”一词与希腊文中的“救”(sozo)是同一个词。
你能看见十字架吗?今天的各段经文将帮助我们看见并且明白耶稣之死的重要性。
箴言 6:12-19
为恶必受报
12 无赖的恶徒,行动就用乖僻的口, 13 用眼传神,用脚示意,用指点划, 14 心中乖僻,常设恶谋,布散分争。 15 所以灾难必忽然临到他身,他必顷刻败坏,无法可治。 16 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 17 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 18 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 19 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
释经评注
神对邪恶的态度
除非你明白耶稣走上十字架的必要性,否则你就不能完全理解十字架。
我们看到,神极其恨恶罪。《箴言》的作者罗列了“耶和华所恨恶的事情”和他“所憎恶之事”(16节第一段),它们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纷争的人(16-19节)。
神是爱。神也是公正和圣洁。罪会给我们自己、他人以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就拿“弟兄中布散纷争的人”(19节第二段)来说—— 想想看,一个人若是在家庭、教会、邻里甚至国家之间挑起争端,会带来多大的危害!
神的愤怒与我们的愤怒大不一样:神的愤怒中没有恶意、卑鄙或虚伪;这是圣洁、慈爱的神对罪所作出的反应。神的怒气也是圣洁和慈爱的;面对邪恶,神应该发怒。
当我们认识到神是如此痛恨罪,以至于必须走上十字架时,我们就应该在祷告中转向神,祈求他的宽恕和帮助。
祷告
马可福音 10:32-52
32 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稀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说: 33 “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 34 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
35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做。” 36 耶稣说:“要我给你们做什么?” 37 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38 耶稣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 39 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 40 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 41 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
谁愿为首必做仆人
42 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43 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做你们的用人; 44 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 45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做多人的赎价。”
瞎子巴底买得医治
46 到了耶利哥,耶稣同门徒并许多人出耶利哥的时候,有一个讨饭的瞎子,是底买的儿子巴底买,坐在路旁。 47 他听见是拿撒勒的耶稣,就喊着说:“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 48 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他却越发大声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哪,可怜我吧!” 49 耶稣就站住说:“叫过他来。”他们就叫那瞎子,对他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啦!” 50 瞎子就丢下衣服,跳起来,走到耶稣那里。 51 耶稣说:“要我为你做什么?”瞎子说:“拉波尼,我要能看见!” 52 耶稣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见了,就在路上跟随耶稣。
释经评注
明白十字架的功效
如果耶稣问你:“你想要我为你做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在这一章节中,耶稣两次问了同样的问题(36,51节)。可惜门徒们的答案都错了(37节),而巴底买的回答才是正确的:“我想要看见”(51节)。
有些人就是看不见。他们将耶稣之死描述为“始料未及,且极其悲惨”。但事实上,耶稣的死是神的计划,先知早就预言到了,这些预言被明确记载在旧约中。
《马可福音》中的这段经文(10:32-34)是耶稣第三次预言自己的死,也是最详细的一次。显然,耶稣早就预料到自己要被处死,并且要复活(10:33-34)。耶稣之死不是突发的偶然事件,而是神的选择;十字架并不是悲剧,而是胜利。
耶稣对自己死亡的目的和结果有清晰认识:“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45节)
《以赛亚书》53章中有一段经文,是“受苦仆人”颂歌中的一篇。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耶稣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的。显然,耶稣将自己当作这位 “受苦的仆人”,并从这位仆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死亡。
1.受苦
耶稣为什么来到这个世上?耶稣明白自己使命的终极目的就是受难。这就是降世的原因(45节第二段)。他来,是要为你、我舍命。
2.服侍
耶稣使用了“服侍”一词(45节第一段),这显明他视自己为“仆人”。他来,不是要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舍命”与《以赛亚书》53:10(“以他为赎罪祭”)和《以赛亚书》53:12(“他将命倾倒”)中描述这位仆人的语句相呼应。
3.拯救
“赎价”(45节第二段)这个词常被用于战犯或奴隶,指为赎回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民数记18:15-16)。要想让俘虏得自由,就必须支付赎金。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我们才能得自由。耶稣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
4.代替
《马可福音》10:45中被翻译成“为”的那个词,其希腊语是anti,意思是“在某人的位置上”,含有代替的意思。正是“在我们的位置上,代替我们受苦”这个信息构成了《以赛亚书》53章的基础。借着这些词,耶稣表明他知道自己的死不是偶然,耶稣不是为自己的罪而死,他是“代替”他人受难,免得他们受苦。
耶稣更进一步,通过“苦杯”来描述自己的死(马可福音10:38)。旧约将神对罪的愤恨比喻为盛满怒气的“苦杯”。耶稣用“我所喝的杯”(10:38)来表明自己将要承受神对罪的全部愤恨。
通过他的死和复活,耶稣战胜了罪、邪恶和死亡。于是,我们便可得赦免,并从负罪感和罪的辖制中得释放。你可以确信,善最终会胜过恶。你无需害怕未来。因为死亡已经被打败了。
当耶稣问门徒:“你们想要我为你们做什么?”时,门徒都答错了。他们想得到地位(37节)。人们会为显耀的地位而争竞,即便对基督徒领袖来说这也是个巨大的试探。
我们被召的目的是跟随耶稣,服侍他,并且彼此服侍。在属灵的事上怀揣抱负并没有错,但却不能以服侍教会来满足自己的野心。属灵报复和属灵野心 —— 这二者的差别实在很细微,区分的关键是看我们最终是为了荣耀自己,还是荣耀耶稣。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43节)。
对大多数基督徒来说,我们做事的动机是复杂的;好、坏兼有。当我们像门徒一样,受到试探想要寻求自己的地位、前程、升迁、报酬和知名度时,耶稣只说了四个字:“不是这样”(43节)。我们蒙召去服侍,因为耶稣就是这样服侍人的。
真门徒所披戴的不是帝王的紫袍,而是救主的荆棘冠。真门徒看重十字架,而不是王权宝座。真门徒甘愿为他人舍命。
让我们效法巴底买,大声呼求耶稣的帮助(47节)。只要我们呼求他的怜悯,耶稣必然回应。巴底买祈求能看见,耶稣应允了他的呼求,他的双眼开了,就看见了耶稣。
就在今天,祈求神开启你的双眼,看见耶稣,从而明白耶稣通过十字架为你所成就的一切吧!
祷告
利未记 5:14-7:10
14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15 “人若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照你所估的,按圣所的舍客勒拿银子,将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 16 并且他因在圣物上的差错要偿还,另外加五分之一,都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17 “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 18 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从羊群中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来,给祭司做赎愆祭。至于他误行的那错事,祭司要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19 这是赎愆祭,因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了罪。”
6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 “若有人犯罪,干犯耶和华,在邻舍交付他的物上或是在交易上行了诡诈,或是抢夺人的财物,或是欺压邻舍, 3 或是在捡了遗失的物上行了诡诈,说谎起誓,在这一切的事上犯了什么罪, 4 他既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归还他所抢夺的,或是因欺压所得的,或是人交付他的,或是人遗失他所捡的物, 5 或是他因什么物起了假誓,就要如数归还,另外加上五分之一,在查出他有罪的日子要交还本主。 6 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把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给祭司为赎愆祭。 7 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他赎罪,他无论行了什么事使他有了罪,都必蒙赦免。”
祭司献燔祭之任
8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9 “你要吩咐亚伦和他的子孙说,燔祭的条例乃是这样:燔祭要放在坛的柴上,从晚上到天亮,坛上的火要常常烧着。 10 祭司要穿上细麻布衣服,又要把细麻布裤子穿在身上,把坛上所烧的燔祭灰收起来,倒在坛的旁边。 11 随后要脱去这衣服,穿上别的衣服,把灰拿到营外洁净之处。 12 坛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烧着,不可熄灭,祭司要每日早晨在上面烧柴,并要把燔祭摆在坛上,在其上烧平安祭牲的脂油。 13 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不可熄灭。
祭司献素祭之任
14 “素祭的条例乃是这样:亚伦的子孙要在坛前把这祭献在耶和华面前。 15 祭司要从其中,就是从素祭的细面中取出自己的一把,又要取些油和素祭上所有的乳香,烧在坛上,奉给耶和华为馨香素祭的纪念。 16 所剩下的,亚伦和他子孙要吃,必在圣处不带酵而吃,要在会幕的院子里吃, 17 烤的时候不可掺酵。这是从所献给我的火祭中赐给他们的分,是至圣的,和赎罪祭并赎愆祭一样。 18 凡献给耶和华的火祭,亚伦子孙中的男丁都要吃这一份,直到万代,做他们永得的份。摸这些祭物的,都要成为圣。”
19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0 “当亚伦受膏的日子,他和他子孙所要献给耶和华的供物,就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常献的素祭,早晨一半,晚上一半。 21 要在铁鏊上用油调和做成,调匀了,你就拿进来,烤好了分成块子,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素祭。 22 亚伦的子孙中接续他为受膏的祭司,要把这素祭献上,要全烧给耶和华,这是永远的定例。 23 祭司的素祭都要烧了,却不可吃。”
祭司献赎罪祭之任
24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5 “你对亚伦和他的子孙说,赎罪祭的条例乃是这样:要在耶和华面前,宰燔祭牲的地方宰赎罪祭牲,这是至圣的。 26 为赎罪献这祭的祭司要吃,要在圣处,就是在会幕的院子里吃。 27 凡摸这祭肉的,要成为圣。这祭牲的血若弹在什么衣服上,所弹的那一件要在圣处洗净。 28 唯有煮祭物的瓦器要打碎,若是煮在铜器里,这铜器要擦磨,在水中涮净。 29 凡祭司中的男丁都可以吃,这是至圣的。 30 凡赎罪祭,若将血带进会幕在圣所赎罪,那肉都不可吃,必用火焚烧。
祭司献赎愆祭之任
7 “赎愆祭的条例乃是如此:这祭是至圣的。 2 人在那里宰燔祭牲,也要在那里宰赎愆祭牲,其血,祭司要洒在坛的周围。 3 又要将肥尾巴和盖脏的脂油, 4 两个腰子和腰子上的脂油,就是靠腰两旁的脂油,并肝上的网子和腰子,一概取下。 5 祭司要在坛上焚烧,为献给耶和华的火祭,是赎愆祭。 6 祭司中的男丁都可以吃这祭物,要在圣处吃,是至圣的。 7 赎罪祭怎样,赎愆祭也是怎样,两个祭是一个条例。献赎愆祭赎罪的祭司要得这祭物。 8 献燔祭的祭司,无论为谁奉献,要亲自得他所献那燔祭牲的皮。 9 凡在炉中烤的素祭和煎盘中做的,并铁鏊上做的,都要归那献祭的祭司。 10 凡素祭,无论是油调和的是干的,都要归亚伦的子孙,大家均分。
释经评注
明白耶稣为何死
对于耶稣本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死,本段经文也提供了线索。“赎愆祭”是对罪的一种“刑罚”(5:15),目的是使罪得赦免(5:16),“赎愆祭”还包含了流血(7:2)。这提前预表了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你和我所做的一切。
当我开始明白旧约背景,并越来越晓得我的罪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之后,我才真正理解耶稣为我做出了何等牺牲。神恨恶我的罪,而耶稣亲身承担了神的愤恨。耶稣之死使我的罪得到赦免,并能经历完整的生命。
我的经历与瞎子巴底买很相似,只不过我的眼盲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灵性上的。就像巴底买一样,我在内心深处大喊:“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马可福音10:47-48)。从这之后,我属灵的眼睛被打开了,我跟随了耶稣。我不可能凭自己的努力重见光明,灵眼明亮是凭信心领受的礼物。正如耶稣对巴底买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10:52)
祷告
佩泊的补充
《利未记》6:4
“(他们)就要归还他所抢夺的,或是因欺压所得的,或是人交付他的,或是人遗失他所捡的物”。
我家有很多把雨伞,因为人们总是把雨伞拉在牧师家。当然,它们都能派上用场!
每日金句
马可福音10:45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App
Download the Bible in One Year app for iOS or Android devices and read along each day.
Sign up now to receive Bible in One Year in your inbox each morning. You’ll get one email each day.
Podcast
Subscribe and listen to Bible in One Year delivered to your favourite podcast app everyday.
Common Worship: Services and Prayers for the Church of England, material from which is included in this service, is copyright © The Archbishops’ Council 2000
Prayer of St Richard of Chichester (1197-1253), http://www.spck.org.uk/classic-prayers/st-richard-of-chichester/, © SPCK - 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 2015 \[last accessed, February 2015\]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Scripture quotations taken from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glicised, Copyright © 1979, 1984, 2011 Biblica, formerly 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 of Hodder & Stoughton Publishers, an Hachette UK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V’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iblica. UK trademark number 1448790.
Scripture marked (MSG) taken from The Message. Copyright © 1993, 1994, 1995, 1996, 2000, 2001, 2002. Used by permission of NavPress Publishing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