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样子
介绍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在画画。老师问她:“你在画什么?”小女孩回答,“我在画上帝。”老师很惊奇,“没有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小女孩边画边说,“他们马上就会知道了。”
在一年之内将圣经通读一遍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对上帝的品格有一个总体认识,并且知道上帝是什么样的。
诗篇 45:1-9
颂赞神之荣威美德
45 可拉后裔的训诲诗,又是爱慕歌,交于伶长。调用百合花。
1 我心里涌出美辞,我论到我为王做的事,我的舌头是快手笔。
2 你比世人更美,在你嘴里满有恩惠,所以神赐福给你,直到永远。
3 大能者啊,愿你腰间佩刀,大有荣耀和威严。
4 为真理、谦卑、公义赫然坐车前往,无不得胜,你的右手必显明可畏的事。
5 你的箭锋快,射中王敌之心,万民仆倒在你以下。
6 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
7 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
8 你的衣服都有没药、沉香、肉桂的香气,象牙宫中有丝弦乐器的声音使你欢喜。
9 有君王的女儿在你尊贵妇女之中,王后佩戴俄斐金饰站在你右边。
释经评注
耶稣是王
《希伯来书》的作者将本诗篇看作对耶稣的预言。他写道,“论到子却说:‘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参看希伯来书1:8-9,引自诗篇45:6-7)
这是新约中最明显的,将耶稣称作“神”的例子之一 —— 耶稣理当成为世人敬拜的对象,因他成就了人们对“受膏之王”弥赛亚的所有期待,也成全了旧约的所有预言。
耶稣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9)。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知道神是什么样的,看看耶稣就好了。
他的“嘴里满有恩惠”(诗篇45:2)。这段经文暗示了三位一体的概念:圣父(“神,你的神”诗篇45:7),圣子耶稣(“你的宝座,你的国权”6节第一段),还有圣灵(“喜乐油”7节第二段,参看以赛亚书61:1,3)。
祷告
路加福音 15
主接待罪人
15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2 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失羊的比喻
3 耶稣就用比喻说: 4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 5 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 6 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7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失钱的比喻
8 “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吗? 9 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10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浪子的比喻
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13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 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21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27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28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29 他对父亲说:‘我服侍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31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释经评注
神如慈父
神炙热坦诚、全心全意、无条件地爱着你。无论你将生活搞得多遭,无论你有怎样的悔恨和遗憾,只要你肯回转,神都会接纳你。就像一位盼子归家的老父,神要将你紧紧抱在怀中。
耶稣的言行令宗教领袖倍感震惊,他大大得罪了他们。宗教领袖们私下议论:“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待他们像老朋友一样。” 这些闲言碎语引出了下面的故事。(2-3节,信息版圣经 – 译者翻译)。
耶稣接连讲了三个比喻,显明神有多么看重那些失丧的人。如果你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就一定晓得失而复得所带来的难以言表的激动和喜悦。耶稣说,天上因罪人得救的喜悦要大得多。
失羊的比喻表明,“一个罪人得救,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比为九十九个不需要救恩的义人欢喜大得多”(7节 – 信息版圣经 – 译者翻译)。
失钱的比喻表明,“每当一个有罪的灵魂归向神,天使就会为他欢呼雀跃”(10节- 信息版圣经 – 译者翻译)。
耶稣接下来讲的这个故事,可谓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他将神描绘为一位慈父。
在浪子的比喻中,小儿子在父亲依然在世,而且身体健康时就提出分家产。在当时的中东文化中,这个要求与直接说,“父亲,我恨不得你早点死掉” 毫无区别!任何一位中东社会的父亲面对如此逆子,都会毫不犹豫地扇他一耳光,把他赶出家门。没有哪位父亲会同意这样一个蛮横无理的要求。
然而,怀着极大的爱,老父亲竟然打破传统,允许儿子卖掉家业(无疑,这会让全家人在整个村子面前蒙羞)。小儿子“把家业换成钱”(13节),迫不及待往远方去了。
今天,有太多人,包括我自己,都经历过小儿子离家后的坎坷:我们都曾浪费过自己的生命(“任意放荡,浪费资财”13节);之后便“穷苦起来”(14节);我们被世界奴役、捆绑(“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15节);并感到内心空虚(“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16节);且极其孤独(“也没有人给他”16节)
回转归向神并不是缺乏理性的冲动之举,相反,小儿子“醒悟过来”(17节)。成为基督徒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行为。小儿子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他决定低下高傲的头颅,回去找父亲(18节)。
小儿子必须回家。他已经准备好承认自己的罪,他打算对父亲说:“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18-19节)
我们需要跨出信心的一步,“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20节)。小儿子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在耶稣那个时代,如果一个犹太人把家业卖给外邦人,全村人就会斩断和他的关系,他将永远被族人驱逐。
神的爱是无限的,甚至超越人的理解范畴。小儿子非但没有遭到理应承受的羞辱,反而得到了宽恕和爱。在他离村子还很远的时候,老父亲就看到了他。显然,父亲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他天天等在村口,翘首盼望儿子归来。“他的心砰砰直跳,他急忙跑上前去,紧紧抱住儿子,和他连连亲嘴”(20节- 信息版圣经)。耶稣特地强调“连连亲嘴”,这表明当你回家时神是多么喜悦。
就在小儿子要把已经准备好的台词说出来时,父亲打断了他。他把这个逆子当成最尊贵的客人,把最好的袍子穿在他身上(22节);又将家传的戒指戴在他手上(22节),让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和确据;父亲又将属于儿子的鞋 —— 而非奴仆的鞋 ——穿在他脚上(22节)。不但如此,他还要给儿子准备一场盛大的筵席(23-24节)。
从这位老父亲身上我们看到了神的样子以及他对你的爱。此外,我们还看到天国就像一个欢乐的派对 —— 这与很多人对基督教的观念正好相反。这些人不会把神和音乐、跳舞、盛宴以及庆祝结合在一起。
神的爱也同样倾注在那个因弟弟得到宽恕与接纳而“气愤不已”的大儿子身上(28节 – 信息版圣经)。 可以想象这个场景是多么感人:父亲将手臂搭在大儿子的肩膀上对他说,“儿子,你不明白。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31-32节)
耶稣在本故事的结尾设置了一个悬念:大儿子将怎样回应老父亲的爱呢?(耶稣的听众是一群宗教领袖)
祷告
申命记 19-20
设立逃城
19 “耶和华你神将列国之民剪除的时候,耶和华你神也将他们的地赐给你,你接着住他们的城邑并他们的房屋, 2 就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分定三座城, 3 要将耶和华你神使你承受为业的地分为三段,又要预备道路,使误杀人的都可以逃到那里去。
4 “误杀人的逃到那里可以存活,定例乃是这样:凡素无仇恨,无心杀了人的, 5 就如人与邻舍同入树林砍伐树木,手拿斧子一砍,本想砍下树木,不料,斧头脱了把,飞落在邻舍身上,以至于死,这人逃到那些城的一座城,就可以存活。 6 免得报血仇的心中火热追赶他,因路远就追上,将他杀死;其实他不该死,因为他与被杀的素无仇恨。 7 所以我吩咐你说,要分定三座城。 8 耶和华你神若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扩张你的境界,将所应许赐你列祖的地全然给你, 9 你若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的这一切诫命,爱耶和华你的神,常常遵行他的道,就要在这三座城之外,再添三座城, 10 免得无辜之人的血流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流血的罪就归于你。
11 “若有人恨他的邻舍,埋伏着起来击杀他,以至于死,便逃到这些城的一座城, 12 本城的长老就要打发人去,从那里带出他来,交在报血仇的手中,将他治死。 13 你眼不可顾惜他,却要从以色列中除掉流无辜血的罪,使你可以得福。
勿移界址
14 “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承受为业之地,不可挪移你邻舍的地界,那是先人所定的。
证者唯一不能定谳
15 “人无论犯什么罪,作什么恶,不可凭一个人的口做见证,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做见证才可定案。 16 若有凶恶的见证人起来,见证某人作恶, 17 这两个争讼的人就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和当时的祭司并审判官面前, 18 审判官要细细地查究。若见证人果然是作假见证的,以假见证陷害弟兄, 19 你们就要待他如同他想要待的弟兄。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 20 别人听见都要害怕,就不敢在你们中间再行这样的恶了。 21 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可免战者
20 “你出去与仇敌争战的时候,看见马匹、车辆,并有比你多的人民,不要怕他们,因为领你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你神与你同在。 2 你们将要上阵的时候,祭司要到百姓面前宣告, 3 说:‘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你们今日将要与仇敌争战,不要胆怯,不要惧怕战兢,也不要因他们惊恐。 4 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与你们同去,要为你们与仇敌争战,拯救你们。’ 5 官长也要对百姓宣告说:‘谁建造房屋,尚未奉献,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阵亡,别人去奉献。 6 谁种葡萄园,尚未用所结的果子,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阵亡,别人去用。 7 谁聘定了妻,尚未迎娶,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阵亡,别人去娶。’ 8 官长又要对百姓宣告说:‘谁惧怕胆怯,他可以回家去,恐怕他弟兄的心消化,和他一样。’ 9 官长对百姓宣告完了,就当派军长率领他们。
攻城先告以和
10 “你临近一座城,要攻打的时候,先要对城里的民宣告和睦的话。 11 他们若以和睦的话回答你,给你开了城,城里所有的人都要给你效劳,服侍你。 12 若不肯与你和好,反要与你打仗,你就要围困那城。 13 耶和华你的神把城交付你手,你就要用刀杀尽这城的男丁。 14 唯有妇女、孩子、牲畜和城内一切的财物,你可以取为自己的掠物。耶和华你神把你仇敌的财物赐给你,你可以吃用。 15 离你甚远的各城,不是这些国民的城,你都要这样待他。 16 但这些国民的城,耶和华你神既赐你为业,其中凡有气息的,一个不可存留, 17 只要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将这赫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都灭绝净尽, 18 免得他们教导你们学习一切可憎恶的事,就是他们向自己神所行的,以致你们得罪耶和华你们的神。
19 “你若许久围困,攻打所要取的一座城,就不可举斧子砍坏树木。因为你可以吃那树上的果子,不可砍伐。田间的树木岂是人,叫你糟蹋吗? 20 唯独你所知道不是结果子的树木,可以毁坏、砍伐,用以修筑营垒,攻击那与你打仗的城,直到攻塌了。
释经评注
圣洁的法官
要透过耶稣来理解旧约 —— 这点至关重要。我们不能简单把旧约律法应用在今天的生活中;更不能绑架圣经,滥用“圣战”(20:1-20)这个概念,再次制造 “十字军东征”。
自始至终,圣经都传递出一个真理,即神是圣洁、公义的神。古代以色列人的某些律法只适用于当时环境;但另一些则具有普世意义。
谋杀显然比误杀严重许多(19:1-13)。任何人在被定罪之前,都要有充分的证据(15节)。作假见证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罪(16-18节)。惩罚应和罪行大小与严重程度相当(21节 – 除死刑以外,这条规定绝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实施惩罚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警戒和威慑(20节)。
并非所有古希伯来律法都适合现代社会。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神对所有罪人的愤怒已经一次性地倾泄在那公义的替罪之人—— 耶稣身上了。
我们不能照搬以色列人的做法,旧约律法也不可能成为现代司法制度的范本。就如奥利弗.杜努梵教授Professor Oliver O’Donovan所说,“不是因为这样做狭隘粗鄙,而是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基督信仰。归根结底,圣经中的‘以色列’代表神在地上独一无二的居所,它已经被基督彻底取代了。”
例如,耶稣曾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5:38-39)。
祷告
佩泊的补充
路加福音15:1-32
耶稣一连用了三个比喻来描述失而复得的感受。我自己就有深切体会。我们家似乎每天都会丢东西,通常是力克的钥匙和眼镜。我本以为祖母的戒指被我弄丢了,但我又找到了它 - 我感到自己如同故事中的那个女人。但耶稣所做的事更伟大,他寻找失丧的人,并把他们领回天家。
每日金句
路加福音15:20
...... 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路加福音15:20)
App
Download the Bible in One Year app for iOS or Android devices and read along each day.
Sign up now to receive Bible in One Year in your inbox each morning. You’ll get one email each day.
Podcast
Subscribe and listen to Bible in One Year delivered to your favourite podcast app everyday.
Oliver O’Donovan, Measure for Measure: Justice in Punishment and the Sentence of Death, Grove Booklet on Ethics No. 19 (Bramcote Notts: Grove Books, 1977) p.8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Scripture quotations taken from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Anglicised, Copyright © 1979, 1984, 2011 Biblica, formerly 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 Used by permission of Hodder & Stoughton Publishers, an Hachette UK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NIV’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Biblica. UK trademark number 1448790.
Scripture marked (MSG) taken from The Message. Copyright © 1993, 1994, 1995, 1996, 2000, 2001, 2002. Used by permission of NavPress Publishing Group.